|
“钢琴诗人”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中最伟大的旋律作家之一,无论钢琴音乐体裁的开拓,钢琴音乐和声语汇的创造,还是纷繁复杂的钢琴技巧发展,肖邦都是最天才的钢琴作曲家,他的作品也是至今被钢琴家演绎得最多、聆听最广泛的,某种程度上,“肖邦”几乎是钢琴音乐的代名词。
以演奏肖邦闻名的伟大钢琴演奏家,包括拉赫玛尼诺夫、鲁宾斯坦、弗朗索瓦、里帕蒂、布莱罗夫斯基、阿格里奇、波里尼、齐默尔曼等。而上述名单中的半数,都与一项钢琴赛事——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有直接关系。
肖邦大赛创建于1927年,每5年举办一次,是被公认的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评审最严格、最具权威性的钢琴比赛。而历届大赛的多数获奖者,如波利尼、阿什肯纳齐、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都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大师,这也使肖邦大赛成为国际钢琴家的摇篮,最重要的是获得大赛金奖还标志着一个国家青年钢琴家的真正水平。
由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审严格,极其重视艺术的内涵素质,因此,自1985年第11届俄国的布宁获得首奖后,1990年和1995年两届历时15年金奖均为空缺。2000年,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即将拉开帷幕,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日子,人们期待着21世纪的“肖邦”诞生。
2000年1月24日,但昭义接到文化部的电话通知,李云迪由国家文化部选派,赴波兰华沙参加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却让师徒俩有些迟疑了,连续参加重大比赛,两人均已身心俱疲,何况又是如此顶级的赛事,最关键的是李云迪并未学习和积累足够数量的肖邦作品,而距离比赛只剩短短8个月的时间。顾虑再三,两人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决定参赛。凭借对音乐虔诚的信念,凭借细致地研究和大量地弹奏,凭借天赋的作用力,李云迪用短短的8个月逐步建立起自己对肖邦音乐的理解与诠释方式。
2000年10月,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在肖邦的故乡拉开了神秘的面纱,华沙成为世界的焦点。全世界最挑剔的钢琴乐迷,最严苛的评委,最权威的媒体采访团纷纷齐集这里,华沙迎来了五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这届大赛于10月4日至19日在华沙举行,通过录音带申请参赛的有256人,经过预审获得参赛资格的有98名,分别来自意大利、德国、白俄罗斯、美国、阿根廷、日本等23个国家,所有参赛者均有获奖背景,李云迪又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大赛评委会由来自波兰、阿根廷、美国、奥地利、巴西、法国、俄罗斯、捷克、德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等12个国家的24名资深音乐家组成,评委会主席由卡托维茨高等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亚津斯基担任。比赛地点在气派不凡的波兰国家音乐大厅,而早在半年前,半决赛和决赛的门票已抢购一空。
参赛选手会按照字母排列顺序演奏,最开始的字母由随机抽签决定。比赛采取淘汰制,共分三轮和最后的决赛,每一轮曲目在音乐体裁上都有具体的规定,第一轮包括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第二轮包括大波兰舞曲、谐谑曲、前奏曲、华尔兹、即兴曲;第三轮为奏鸣曲和马祖卡舞曲;决赛曲目是在肖邦两部协奏曲中任选一部。
10月3日,李云迪在但昭义的陪同下到达华沙,这也是他第一次踏上波兰国土。5日早上10点,万众瞩目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终于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第一轮初赛为期5天,要求每位选手进行约25分钟的演奏。抽签后李云迪排在最后一天出场,这个抽签并不理想,因为最后出场的选手往往要承受更大压力。
10月7日是李云迪的生日,但昭义带着他到肯德基吃了一顿“炸鸡”,并用可乐带酒预祝学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当时谁也没敢觊觎冠军宝座。
10月9日,李云迪终于在肖邦大赛中亮相了,弹奏的曲目是《A小调半音阶练习曲》。他对每一个音符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像传达神谕一般不敢有丝毫的疏漏,演奏犹如水银泻地,让每一个音都提炼出诗化的色彩。最终,李云迪被认为是初赛表现最出色的选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