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07|回复: 2

李云迪 个性十足的钢琴王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7 19: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个性十足的钢琴王子(1)
这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年轻人,他的演奏能使听众欣喜若狂,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气质,还因为他长得帅,连前额垂下的刘海也弯着浪漫的弧度。他的乐迷明显分为两派,一派是奉他为偶像明星的追星族,一派是折服他音乐造诣的古典乐迷。更值得一提的,他是迄今唯一一位在中国本土接受教育,扬名国际乐坛的钢琴家。
  李云迪,2000年以后很少有人不知道他,当年他以18岁的年纪夺得了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震惊世界,一夕成名。这位天之骄子拥有人们梦想的一切:年轻、英俊、才华、财富、名气、荣誉,最重要的是人们毫不怀疑他的成就所具有的份量与价值。梦想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何等的幸运?也勾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李云迪是谁?在他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于是,各大媒体开始竞相报道,网上关于他的信息更是铺天盖地,从他的发型到喜好,从他的新闻到绯闻……我在这些繁杂里探测被光环围绕的钢琴家,以至于如此熟悉却又不甘妄加定义,这挑起好奇心最狂野的胃口。当一个人拥有绝对的影响力,却又遥不可及,这人便在你眼中神话了。我要做的便是打破这神话。
  2006年1月底,李云迪应香港管弦乐团邀请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合作演出。我闻讯前往,赶赴这个久违的约会。下午4点,我在音乐厅见到了李云迪。他刚和乐队排练完,现在正是他自己练琴的时间。我静静地找了个位子坐下来,远远端望舞台上的“钢琴王子”,虽然看不清他的脸,却可见他的双手游刃于琴键之间。
  钢琴家正在练习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音乐会将要演奏的曲目。空荡荡的音乐厅制造了绝佳的音响,我急于想从琴声里捕捉到肖邦大赛金奖得主的声音。高音区的快速装饰奏光彩而富于弹性,充满清晰圆润的颗粒感,仅这一个音便让人惊艳了。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实在快,直到工作人员催促,钢琴家才从琴凳上起身,我迫不及待地走向他。
  “你好,云迪,终于见到你了。”我向他伸出手,极力想从短促的握手中感受那支全用拨音弹奏四手变奏的神奇右手,这炮制“精华”的手柔软却颇有力道。
  尽管已在各大媒体上无数次看过这张面孔,但眼前还是一亮。第一个感觉:帅!他的脸很白很有光泽,嘴唇厚厚的,笑起来显现很好的轮廓;眉宇间有一丝淡淡的忧郁,与此相配的是含在神情里的羞涩,起初我以为是见到陌生人的缘故,后来才知道那是从他骨子里透出来的。第二个感觉:年轻!年轻得让人想起歌德笔下的少年,若不是身处诺大的音乐厅,若不是他身边那架泛着黝黑光泽的钢琴,我会恍惚眼前只是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
  李云迪住在附近的半岛酒店,因此我有了和他一起步行的机会,我开始盘算如何恰当地“偷”一些话题。
  “你觉得演出和比赛有什么不同?哪个会让你更紧张?”我跟上钢琴家的步伐。
  “我觉得没有太大区分,可能比赛临场的气氛会有一点紧张,但坐在钢琴前就一样了。演奏时我只注意如何把对音乐的理解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是在一种自我对音乐的追求中,这让我快乐,当你事先知道如何用手指带来快乐,大脑就会兴奋起来,弹奏时也会毫不犹豫地享受进去。如果我让自己满足,我相信观众也会得到我对音乐的一种感受,并非一味地去满足观众。”
  “我知道你每年在世界各地演出,会不会因为对一些曲子过于熟悉,而在不停地演奏中失去感觉,或者说感觉没有那么强烈了。”
  “经典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正是因为它可以被不断地诠释和解读,”他说:“所以不断地演奏也是对作品不断地加深了解,除非对这个作品彻底丧失了兴趣。换句话说就是永远要保持像对待新作品初次认识它、感受它时产生的兴趣,这种兴趣源于对作曲家和作品真正的了解,甚至于在不断地演奏中会越来越喜欢某个曲子,因为会不断挖掘出新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家已经松弛下来,他的语调更有力,也更富于激情。他显然喜欢说话,是那种只要合拍便能促膝长谈且滔滔不绝的人。而这一番精彩独白流泻而出,掷地有声,一扫羞涩。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所谓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你是怎样融合这种差异的?”
  他沉思片刻,接着打了一个有力的手势:“应该这样讲,差异是存在的。古典音乐发源于西方,欧洲人在文化方面比东方人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和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但我必须强调在对音乐语言本身的理解力与敏感度上,不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存在差异。更何况我们国家是有着七千年音乐文化传统的礼乐之邦,中国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很强,中国人的个性也非常丰富,这就提供了一个先决的悟性基础。但是作为一个热爱古典音乐的中国人,当然有必要深入了解和学习一些西方文化,加以体会和分析,更多还是从音乐语言本身来挖掘内在的一种联系,这同时也是对西方文化一种很好的解读。其实,在音乐上国籍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你有多喜欢音乐。”
  李云迪拥有犀锐的头脑,说话如他弹琴一般丰富流畅,颠覆了媒体大众将他塑造的轻飘的“偶像”形象。遗憾的是路途决定了谈话的进程,我们已经来到酒店门口,我不得不和钢琴家握别。
  晚上8点整,李云迪香港音乐会正式拉开来帷幕。当他从容优雅地出现在舞台上时,场内顿时掌声雷动,钢琴家面带微笑向观众颔首致意,接着分别与指挥及首席小提琴握手,然后走向钢琴。
  指挥棒有力地在空中划过,乐队华彩响起,钢琴以一种生气勃勃的朴实劲头开始了演奏。李云迪对每个乐句的表情了如指掌,他双目微阖、眉头紧皱,脸上弥漫着一种宗教式的虔诚与庄严,仿佛在与作曲家的对话中不断发出有力地诘问。他使旋律的每个变奏都操控着观众情绪的温度,像个祭司引领众人做某种仪式,人们既接近他,又远离他。这实在是一种诱惑。
  全曲在狂欢气氛中结束了,旋律的热力淹没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乐手或挥舞琴弓或轻拍乐器向钢琴家致意。为了纪念音乐大师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李云迪返场时特意弹奏了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向这位不朽的音乐大师致敬。钢琴在李云迪手指地抚弄下吟唱起来,他诠释的莫扎特玲珑剔透、耐人寻味,自然流畅的一派天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伟大的灵魂永不枯竭的欢乐精神。
  音乐会结束后,上百名观众聚集在音乐厅的大堂,排队等待近距离一睹烹制音乐佳肴的艺术家。李云迪则为每一位乐迷签名,和他们合影留念,自始至终面带微笑,还不时地向道贺的乐迷致谢。得到签名的人久久不肯散去,似乎希望多领受一些钢琴家的魅力。
  而我与李云迪再度会面的期待,此刻显得更加急迫了。元宵节的前一天,终于接到了电话,他约我第二天晚上在一家茶馆见面。我怀着一颗想要获得奇迹的心情前去赴约,脑子里拥挤着上百个问题想要得到答案。
  李云迪一身休闲地出现在眼前,整个人看上去比音乐会前轻松许多。李斯特的乐曲仿佛还萦绕耳畔,我却错觉眼前这个大男孩就是音乐会上严肃的艺术家。我先向他演出的成功表示祝贺,并说李斯特是我喜爱的钢琴家之一,而他的演奏令人拍案叫绝。钢琴家脸上绽放出光彩,微笑着轻声道谢,看得出他喜欢被称赞,不过光彩很快褪去,很明显他也不会将赞美搁在耳朵里太久。
  “当你拿到新曲子,是先从乐谱中直接获得感受,还是用钢琴变为旋律后才有感觉?”我迫不及待地进入主题。
  “拿到谱子的时候就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可以说这是天生的直觉,这一点我觉得对任何音乐家来说都非常需要和特别重要,就算具备所有音乐理论知识和所有对作品的理解,但是如果缺少对音乐的直觉和悟性,这对艺术个性发展来说都将是很大的一个障碍,甚至是致命的。当然,最后还必然通过不断地演奏,来获得对作品更多、更直接的感受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种直觉是否就是天赋?你怎样看待天才和神童?”我抓住他的话追问。
  他对这个问题显得很谨慎,似乎有些避讳“音乐神童”之说。
  “应该说是一种对音乐的洞察力,我觉得天赋还在于自我积累的不断提升。至于天才,我认为莫扎特才是唯一可被称为‘天才’、‘神童’的音乐家,他是人类的唯一,他之后几乎所有伟大的音乐家都很忌讳被称为‘天才’、‘神童’,在他们看来这些字眼更像是一种诅咒,历史证明莫扎特就是在‘神童’的称谓下被虚耗了。况且仅有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艺术全部意志的投入和百分百的勤奋,没有捷径可走。如果一个音乐家,哪怕他有很好的才能,但假如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投入,也不会有更大突破,这取决于对音乐最绝对的专一。对音乐越执着、越专一,就越能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对演奏也是一种提升。说到底,音乐需要一种全能的关注,你可以对任何事情自私,但只对音乐无私。
  随着交谈的深入,我和钢琴家都慢慢放松下来。李云迪在轻松状态下表现得很随意,甚至有些孩子气,有时还会咬着指甲思索问题,神态天真。可当他发表意见时,语速明显加快,甚至咄咄逼人,却始终保持流畅,就像这场即兴的交谈预先准备了讲稿似的。
  “在国外这几年的生活和演出经历,是不是对你和你的音乐改变很大?”
  “是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思考和完善的过程。这些年来我在国外演出,增加了人生体验和阅历,也认识了一些很有名望的音乐家,他们都是音乐界的核心人物,从事音乐多年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我的音乐理念以及我对音乐的态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成功的音乐家,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征服了观众,更得到音乐界专业人士的公认,他们已经塑造了自己在艺术上的独有性和真正的价值,这种成就不是靠宣传、靠某些噱头得来的。”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甚至有些强硬,他对音乐的终极成就有着透彻的理解,同时对于达到这个目标也抱持着非常的信心与清醒的认知。
  “你对音乐的投入会不会让你失掉生活?”
  他笑起来:“我也有业余爱好,而且非常广泛,这跟艺术都有很紧密的结合度和联系。音乐本身就是非常个人化的一个东西,所以需要有多元化的因素,能让自己更充分地理解,去发展艺术的感受。比如我很喜欢车,经典的老爷车有值得细细玩味的历史和数百年来传承的技艺,新款概念车有最新鲜的设计制造工艺和创造理念,这两者的元素就像我的音乐一样,缺一不可。而且不同品牌的汽车就像各个不同风格的曲目,各种不同风格的曲目里面还有不同的曲子,就像同一汽车品牌的不同型号,并且每个人开同一款车又有不同的风格,就像不同的音乐家演奏同一首曲子。不同的钢琴有不同的音色层次,每一款汽车的声音也会完全不同。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发出的声音就完全不一样,八缸车和十缸车的声音区别也很大。这些就是我对汽车着迷的原因。这跟音乐的细微差别相似,音乐在细微中追求完美,高性能的汽车也是在细节中追求完美。”
  他这一番精彩独白让我有些瞠目,不仅是他对汽车的透彻了解,还有他的机敏,他总是能将身边的事情转移到音乐这个主题上来,我不知道他是打哪儿获得这本领的。他的谈话极具感染力,很难让人轻易打断,虽然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通常让受访者很被动,但李云迪一点也不受影响,他很乐意将自己的理念精准地强调出来,用词讲究,思路敏捷,这于诉说着与倾听者都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他并不掩饰对名牌的喜爱,不掩饰自己拥有高级跑车,而且并不将拥有这些高级货当作是一种炫耀,给人感觉他不是因为名牌高档才追逐,而是碰巧它们的精致博得了他的喜欢。他相当自信,同时又非常自谦,绝对没有身为名人的倨傲和张扬,他并不受用名人的公众效应,他认为这是做作而令人生厌的。他身上显而易见智慧之人特有的某种优越感,这就好像众人都在猜谜,他手里攥着谜底,但并不急于解密,因为那不能证明什么,这绝对不是他心怀冷漠,而是他具有真正的天才才知道的谦虚。最重要的,他也无需向旁人证明自己什么,他始终关照的是如何向自己不断地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钢琴俱乐部

GMT+8, 2024-9-8 08:51 , Processed in 0.0934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